数字货币构想及其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终端安全存储技术、可信可控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不断演进,给货币支付方式带来极大变化。基于现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构”的二元体系,数字货币发行与运行已经正式提上日程,数字货币呼之欲出。本文对数字货币运行机制实现框架进行构想,以及分析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组建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展开研究,正式将数字货币研究提上日程。随后,在2015年,充实力量,从宏观角度对数字货币发行与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环境、数字货币关键技术、数字货币面临法律问题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而在2016年,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更是进一步明确数字货币战略目标,将数字货币纳入我国货币当局视野,提出央行争取早日发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是一种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2016年1月,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财新周刊专访中,对数字货币定调:“数字货币必须由央行发行,未来会和纸币并行。”当前,我国传统纸币发行和回笼是基于现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构”的二元体系来完成的。数字货币在运送和保管方面发生变化,但发行与运行仍是基于二元体系完成的。

对于银行工作人员而言,货币话题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数字货币是一个极易被人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本文结合《数字货币的现实意义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课题研究,探讨问题:数字货币运行机制实现框架应该是怎样的?数字货币发行与运行对中央银行的影响是什么?

货币发展相继经历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纸币”的过程。在我国纸币(人民币)发行模式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从人民币的发行模式看,中央银行掌握着货币发行权。但从比特币“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为标志的区块链技术看,数字货币的发行是去中心化的,是在国家特定发展要求和明确交易要求下,有着明确可追溯源头,省略了“商业银行”中介。

数字货币体系为了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应该由中央银行设立“登记中心”,负责货币发行、货币换版和使用登记等操作,形成基于“控制中心登记中心”发行库和业务库两极系统结构。发行库控制中心负责在线监控数字货币的运行体系,数字货币发行库控制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快速扩充发行库计算和存储能力,在两级系统之间采用可信可控量子通信技术,解决数字货币运行环境的安全问题。

数字货币通过加载信息的数据,在控制中心和业务中心两极系统间传输完成,并非实物流通,因此数字货币不存在毁损、清点、回收、销毁等问题,而且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是由政府背书的,在流通中也不需要第三方进行交易信用背书。

在流通过程中,数字货币作为一种开放式高频率支付手段,可以继续沿用比特币“分布式记账”的做法,将HASH(交易散列值)组合为交易记录集(前后链接的区块),并对其进行快速分发,让每个交易网络节点都有可追溯副本、一致性账本,但是数字货币受制于网络和数据量大,需要精心设计应用流程。在网络交易的基础上,划分数字货币流通记账区域,设计定时核对机制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机制,确保数字货币流通效率和安全。

数字货币具备无法伪造和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完善的数据链,记载数字货币交易明细,确保可追溯每一笔交易信息,数字货币的特点决定其在流通中几乎不存在假钞、伪钞。为了确保数字货币的唯一性,防止数字货币被重复使用和窃取冒用,可以为数字货币制定独有的永久标识代码,经过控制中心数字签名后,和持有人公匙、历史支付信息绑定,形成数字货币可用技术手段甄别的数字货币信息。

数字货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的新型货币体系发行与运行的货币,对传统货币(人民币纸币)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货币发行、清算体系等有着深远影响。中央银行作为发行与运行数字货币的中心,意味着中央银行成为数字货币发行和清算中心,迈进“互联网世界”,扭转了当前中央银行尚未进入互联网“线上金融”的被动局面,推动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线上账户开设发展,但对金融体系和线下传统支付清算也有深刻影响。

当前,传统纸币的发行与回笼是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二元体系的。虽然,周小川行长说明“数字货币的发行与运行仍然应该基于该二元体系完成,但货币的运送和保管发生了变化:运送方式从物理运送变成了电子传送;保存方式从央行的发行库和银行机构的业务库变成了储存数字货币的云计算空间。”但是,数字货币的发行,势必中央银行掌握“大数据”,数字货币发行与运行“去中介化”,可能导致传统商业银行作为渠道角色慢慢衰败。数字货币的运行,全网就成为一个“大账本”,银行账户管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功能和价值也会逐渐下降,甚至解构。银行存款和贷款业务也逐渐被解构,数字货币加密决策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带来银行汇款业务的解构。那么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如中央证券保管、大额支付系统、证券交易存储库和证券结算系统等,将逐渐“脱媒”。数字货币的广泛应用,金融市场的脱媒现象,势必挑战金融体系中银行的中介地位。

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去中心化”,因此有学者预测数字货币技术可能会逐渐取代货币政策。虽然我国2015年人民币M2(广义货币)余额为139.23万亿元,而M0(流通现金)余额为6.32万亿元,中央银行印制与发行的传统纸币数量已经降低至货币总量5%以下,现钞发行与流通大幅下降。但是,中国人民银行盛松成予以反驳,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货币政策是现代经济的主要调节手段之一。如果数字货币被普遍使用但不由货币当局调控,现代经济将因此失去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经济将无法正常运行。”他强调中央银行调节机制能够维持人民币稳定,货币政策微调功能甚至明显加强。笔者也认为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也将提升数字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作为数据中心,将拥有巨大数据基础,可以更加灵活的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技术能够帮助监管当局全面追踪资金流,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最后,数字货币“点对点”支付结算技术,增强资金流动性,使得利率期限结构平滑化,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更顺畅。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技术利于央行控制货币发行与运行,有效运动和传导货币政策,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

捷克作为数字货币准入制度的先行者,遵循欧盟《电子货币指引》和《支付服务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由捷克中央银行授权颁发数字货币发行牌照,签署捷克IKORUNA第三方支付公司收购协议,推动数字化货币进程。在区块链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货币发行和支付结算全部数字化,不再需要现金交易,数字货币实时化、去中心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盛松成说“中央银行依托全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发行数字货币,以公开透明的“大数据”货币发行系统,完善数字货币支付体系,增强经济交易的透明度和便利性。”中央银行发行和流通数字货币,需要攻克数字货币关键技术,保证透明、健康、安全的网络支付环境。中央银行无缝对接银行体系、数字货币、移动支付体系、其他支付工具等领域,从发行机制、流通机制和防伪及信息记载方面对数字货币运行机制进行框架构想,促进数字货币发行和结算创新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银行积极探索和专题研讨数字货币问题,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大大降低了传统纸币发行与流通的成本,减少偷漏税、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增强经济交易活动的透明度和便利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央银行推出数字货币是一种趋势,仍需时间的积淀。中央银行在发行与流通数字货币需要正视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从现实角度构想数字货币运行机制框架的实现,全新构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数字货币发行、流通、支付体系,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本文来自起个名字好难啊.投稿,不代表链科天下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nknews.cc/market/20869.html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