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的心理效应、越自信越亏损

金融交易的心理因素越来越被重视了,原因是在量化的时代,一些从事模型设计的技术型专家虽然找到了胜率极高的交易策略和方法,但还是亏欠累累。因为交易的思想和策略是由人创造的,计算机不过是把人的思想量化为程序而已。于是华尔街的顶尖交易家得出一个结论,交易能否制胜至少有40%是心理因素决定的。

过去一直认为市场上的心理状态无非有二,一是贪婪(Greed),二是恐惧(Fear)。巴菲特有著名的论断: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但现在交易界发现,还有一种典型的心理一直被忽视,但实际上危害远在前二者之上。那就是希望(Hope)和期盼(Wish)。

说到“希望”、“期盼”,我想起一本书,书名就叫《被希望所诱惑》(Lured by Hope),是十九世纪印度(现为孟加拉国)的作家杜特(Dutt)的自传。我们冷静地想想,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被各种希望和期盼所吸引、所诱惑。我们的生活动力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追求的各种各样的目标,并希冀着达成下一个目标。这些目标无疑就是希望。

推广及人类也不外如此。金融交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达到财务上的解放和自由,也是奔着一个致富的目的而去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从事具体的交易时,Hope是一种极端有害的心理状态。比如为了希冀价格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不止损或放大止损;亏损的部位在市场回调时不逃生。高点位进去的希望市场会回来,股票深套可以坚持紧握在手六七年,不一而足。

究其根源,人类从进入文明时代后,希望就伴随其发展。古希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讲的是一个著名的雕塑师,叫皮格马利翁,或叫皮马龙。他用一根象牙雕塑了一个美少女,并深深地爱上了他的这一作品。他让她华服艳妆,天天期盼着她能变成活人,成为他的爱妻。为此衣带渐宽人憔悴。结果感动了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即维纳斯)。女神让牙雕的美少女眼睛灵动起来,皮肤渐显血色,真的变成了活色生香的美女从架子上走了下来。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地娶了他的作品为妻,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人间。

这个故事后来比起通过复杂模型设计得出的交易策略,不少华尔街业绩斐然的交易员发现:心理因素也是关系到交易能否制胜的重要方面。有趣的是,许多在现实生活中的优良品质在交易中却可能成为不良品质。比如,一些研究表明,自信与交易的净利润呈现出负相关,成为交易中获利的不利因素。人是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自动交易还是智能交易都无法脱离人的因素,因此,克服人性的弱点和优化交易者的性格也应当是市场制胜的关键。

被心理学界冠名以“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皮格马利翁效应”很普遍。美国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个试验:让一位校长告诉两位老师,说你们是全校最好的老师,我将把全校最好的学生交由你们管理和教授,希望你们能培养出全国最优秀的学生。结果两位老师果然不负重托,教出了最优秀的学生。后来校长告诉他们:“你们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只是平均水平,而我给你们的学生也是一般的学生。”可见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为心理学博士的杰生还发明了一套测试心理状况和性格的试卷,像托福考题一样是多种选择。通过选择可以发现交易者的个性是否适合做交易,已经在做交易的交易者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和调节。这可能也是一种量化吧。

事实上,有许多在现实生活中的优良品质在交易中却是不良品质,如:坚韧顽强、满怀信心、勇敢勤奋等等。

本文来自2308138537区块链投稿,不代表链科天下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nknews.cc/boka/173770.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